溝通的本質

昨天在書上看到一段故事,是作者舉了兩名辯論者,相互為了辯論一個公共議題開始的。

題目是:政府是否該補助幼兒園?

辯論過程容我省略一千字,我重點想要強調,多數人在還沒有聽到結論之前,心理都會有一個傾向是支持正方,可能根據聽者自己的背景、需求、甚至是教育人權與脫貧的益處而起的。

因此現場觀眾投票一開始,正方就以92%大幅領先反方,值得注意的是,辯論交鋒激烈直到尾聲時,支持正方的比例一路下滑到79%,直到62%。

反方的比例一路提升,雖然最後正方仍獲得多數觀眾的支持,但不免讓人好奇,反方 #究竟是怎麼扭轉部分人的想法,#使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場的?

在我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事,就是反方 #並未用力杯葛對方的立據,而是不斷地 #根據正方闡述的想法,#再次提出另一種可能,使得正方的論點地基失準。

這點蠻打中我的,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一定會遇到需要與人溝通的機會,對老闆、下屬、先生、孩子都是,我們總是覺得 #自己的想法很值得參考,#我是為你好 等等; 可是往往氣氛會刀光劍影,各執其詞。

因為我以為進攻的越猛烈,對方就越會被我說服,其實最後就是對方也會拼命試圖說服我。

其實仔細思考,好像不論是哪一方都是 #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前進的,因此心態上應該是 #幫助對方看見盲點,讓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取代想要辯贏的念頭。

我也在想是不是有時候,也是很想要說服我的小孩,我的決定看法比較完善,你應該要聽我的?  

下次我應該可以回她,妳的想法也沒錯啦,但是妳忘記了還有這…還有這…,妳覺得對嗎?

總之,有學到~

#書中文句截圖如下

「一場好的辯論不是戰爭,甚至不是拔河….

它比較像是一支尚未編排的舞蹈…假如太努力帶舞,夥伴會抗拒。」

「同意他人的論點是解除武裝。」

#下次吵架時可以用😅

#蠻適合團隊溝通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