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住院使用自費醫療可能行不通了】

最近有一個新聞,讓醫病以及保險界有一番討論,我觀察了好幾天,看子彈飛了一陣子後,感覺可以來分享一下。

「健保署稽查,兩天一夜的健保身分住院者,開立自費用藥,經查後健保署將核刪給付,即日起,自費用藥部分必須改以「自費身分」住院。」

會提這則新聞,是因為這與癌症住院有著挺大的關係。

/

首先,有幾點現況先爬梳一下:

#自費用藥需住院才能給付

這是保險硬性的規定,主要因素是怕醫療資源浪費(ex.醫美、健檢等會被排除),因此,商用保險全責擔負健保身分時,會優先考慮「就醫的必要性」。

因此,自費住院使用到的醫療部分,有些公司不一定能夠啟動理賠,或是酌情採比例處理。

#實支實付

但有些健保身分,有必要治療的自費項目時,該怎麼辦?

通常就會採實支實付的方式處理,「實際支出多少 ,保險公司就實際賠付多少」,一般來說都會有上限,但依然需要健保身分才能啟動。

/

#實際情況

保險公司如此規定,仍以道德考量為先,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希望最大利益的醫療能夠留給真正有需要的病患來使用。

但以癌症病患來說,很常會出現一種情況,

就是治療的藥物所費不貲,但治療過程並不需要到住院的程度。 因此為著病患的經濟因素,醫院和保險業都有個「不說破的默契」,就是讓病人以健保的身分,住院一天使用這自費藥物。

如此一來,病人就能和保險公司申請實支實付的理賠。

以前可可治療就使用過一支將近兩萬的針劑,可可的體重需得一次打上三支,還有很多零零總總的自費醫材,若不是因為住院的緣故,在疾病上真的負擔不小。

/

既然行之多年,#那為什麼突然吵這件事?

#藥物越來越貴

藥廠開發新藥都是投入高昂的資金研發的,說幾十億都不為過,因此新藥在問世前都是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而成,這樣一來,新藥的費用肯定不低。

加之這幾年來通膨所致,標靶費用本就高昂,通膨加持亦越來越高;

當年保單上所訂的費率已與今時大為不同,為了降低損率,保險公司不得不止損,回歸到條款當初的原貌執行。

#醫療資源短缺

之前我有寫過護理師荒的文章,在醫療環境惡劣、職缺供過於求的情形下,護理師流動率就變高了。

護理師越來越少,醫院就只好關床,沒有床,住院條件當然就變差,此時一定會優先考慮高度需求的患者。

/

#病人怎麼辦

保險是槓桿的概念,不用到最好,一旦啟用重大傷病、癌症保險,那就是病人的一大助益。

既然開通了「商保偕健保」的這條路,如今健保署與保險業設下路閘檢視,儘管種種考量有其道理也可理解,但還是讓病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盼政策與保險與時俱進

既然政府也考量到資源分配的問題,那麼也希望能夠共同考量到多數癌友的權益,修改實支實付的框架,修正「實支實付非得要住院」才能申請的限制。

若有望獲得重視,也希望能以癌友的權益為優先,若是在現行保單上,要患者考慮加保,那將行不通; 癌症病患已有歷史紀錄,要加保任何產品已不可能了,而且用在癌症病患費率一定不便宜。

病人也不喜歡住院,往往在接受必要自費的藥物治療委實不得已,若能在政府支持下,同時亦能向保險公司申請,那將是一大福音。

盼金管會與保險局共同研擬,讓真正需要得到好醫療的患者能在養病時,避免左支右絀的情況。

(其實,不用住院亦可申請這件事,對保險業者亦無傷,因可少支付住院日額部分的理賠,何樂而不為呢?)

#用理性的角度看這件事

看到這件事的時候,坦白說,剛開始還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有點憤慨,但後來仔細想想還真不要被媒體還有政策左右了自己的想法。

先收集資料,找到雙方的訴求,在這樣的基礎點上找到共識,是比較好的。

我蠻希望多點人關注,才會多點聲量討論這件事,病人真正的權益才能被關注。

#我不是保險業者就是病人當太久

#有錯請糾正

#商業保險

#健保

#健保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