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日

幾天前的投票日,我特意帶兩個孩子一起去。

一方面和他們解釋我們國家的重大活動,一方面介紹投票所附近人員的工作以及我等會兒會怎麼領取投票單等等。

結束後,女兒們指著牆上的選舉公報,問我:「媽媽妳會支持誰?」

差一點就脫口而出時,我想了一下,回道:「這是媽媽的事,以後妳會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很好奇,一直不斷的追問,她們說:「我希望以後跟妳一樣。」

我仍很堅定地告訴她們,我不希望我的想法影響了她們,以後她們會有自己的判斷。她們聽完我的回答,一知半解,覺得無趣就不再繼續問。

/

我回想了一下,小時候我對一件事的判斷標準多半來自家庭的影響,除去幾樣顯著的興趣之外,其次沒什麼標準答案的選擇不完全由我的獨立思考而來。

簡單說,若家裡人對某人、某件事有不好的印象,那麼某人某事就有很高的機率也被我定義為負面的,成為另類的世襲意志。

等到年紀越來越增長,接觸到另一面的訊息,才學會拉高自我的視角,懂得平衡兩面資訊,在偏誤中學著客觀。

/

不少談論認知心理學或是認知科學的書籍都會提到「確認偏誤」,也就是人會傾向找更多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所相信的事是千真萬確的。

#確認偏誤 帶來的其中一個缺點就是容易挑選對自己有利的,迴避不利的訊息,容易用相對侷限的眼光判斷事物。

舉個例,過去因為生病的關係,我總會特別挑選有機蔬菜當食材,有一段時間,只要可可血球細胞指數表現不錯的時候,我都會歸功於「有機」。漂亮的檢驗數據會催眠我,我的決定是對的。

但我怎知,會否事實只是因為蔬菜足夠「新鮮」的關係呢? 也許,無論來源,食材新鮮才是最重要的。

/

偏誤的思維,很容易遍佈在每一個決定中,但其實也是大腦為了保留腦力而產生的捷徑。就是因為偏誤極為正常,心理學家都會強調先「認識」自己的思維 比 否認更為重要。

我想,套在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也是同樣的。母女朝夕相處,思維模式會很靠近,好的壞的都會相連,我知道我不一定樣樣思慮周全,但至少,我能盡可能保留給她們獨立的思考空間和時間,不會被我不經意地「偏誤」影響太多。

我可以更有信心地相信,如果一件事情是真理,那麼無論時代如何跌宕,它都會禁得起考驗。

這次是藉由時事反思我和孩子們的互動,價值觀處處體現在生活之中; 

對我而言,抑或對孩子而言,在選擇之前,首先得有能力、信念在是與非之間分別涇渭,再談視角與格局,漸趨成熟後,那些想法也會跟著昇華,變成更好的養分。

#純粹為媽媽的自我對話

#雖然很反人性 #但我是告訴自己如果有意識到的話就盡量啦

#太多事情會影響小孩了 #例如盡量不要在她們面前聊別人的八卦😅

/

隔天,我們全家就去賞鳥了。

圖為 #綠絲冠僧帽鳥

因翅膀的內側是紅色的飛羽,所以牠是閃著紅光飛到我們面前的,停在樹枝上時,那漸層的綠色羽毛散發著無比高級的質感,真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